提到质量意识提升,多数管理者都知道,最重要的是要对执行层的基层班组长和操作层的员工进行持续的、系统的工艺、技术、操作等质量方面的培训,但是因为培训时间安排、成本与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原因,这样的培训能够得以落实的企业不到5%。首先来看看下面的方法:
1、整理公司成立以来(能够收集到的话)所有的质量事故报告单(类似不合格品登记表等);
2、按照同样或类似的质量事故,依据频率由高往低对其排队;
3、针对前80%的质量事故,按照以下要求编制质量培训教材: a)使用图片说明事故的发生过程; b)使用图片说明正确的工艺操作流程; c)使用简明扼要、准确的语言; d)排版灵活多样——力求达到“悦读”; e)每份教材原则上2-3页; f)辅助以培训登记表。
4、组织生产部所有管理人员和质量部所有工作人员,组成培训工作小组,分工协作编制教材,建议每人每月编制两份;
5、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培训工作会议,对每人编制的教材进行审核,并总结上一阶段的培训工作。经过审核的教材,由编制者本人负责对员工进行培训;
6、每周建议2-3次,利用班前会,由教材编织者对相应班组的员工,最好在质量事故发生地进行质量培训5-10分钟。
利用班前会对基层管理者和员工进行培训,是此方法的创新之处,其优点主要表现在:
1、准确、准时、持续、有针对性地提升基层管理者和员工的质量意识,方法具体,易于操作,目标准确;
2、彻底解决生产基层管理者和员工的质量培训工作,实施起来成本低、效率高、普及面广等;
3、使用曾经发生过的质量问题编制成教材对员工培训,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同样或类似的质量问题重复出现,这也是企业质量管理中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;
4、促成管理人员深入生产一线,与基层员工进行质量提升方面的沟通,是管理人员质量职责落实的核心;
5、是建设质量文化、提升质量水平的有效手段……
在此基础上,还可以把重点工序的工艺要求、重点设备的操作规程、质量管理知识等内容,按照以上的要求编制成为培训教材,与典型质量问题穿插安排对员工进行培训,进而从基层解决质量意识的建设问题。